11版:教育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扬帆搏浪立潮头

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体验特色文化 掌握实用技能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22年6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体验特色文化 掌握实用技能
海口日报小记者团开展各具特色的周末实践活动
◀金盘实验学校美术老师邓华超耐心指导小记者创作纸绳画。陈婉祯 摄
▲苗族同胞与小记者们分享五色饭。邱笛 摄
小记者们认真聆听海南省“多规合一”信息综合管理平台的相关介绍。 陈婉祯 摄
▼消防员向小记者们讲解消防安全知识。 郑万雄 摄

    了解与健康码有关的大数据之谜,制作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五色饭,体验匠心独运的纸绳艺术,参加实用的消防安全教育课,探寻中国最大的天然橡胶基地历史……近日,海口日报小记者团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周末实践活动。

    1 开拓眼界 探秘“大数据”

    6月11日上午,海口日报小记者团走进海南省大数据管理局,学习大数据在社会治理精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等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了解大数据为生活带来的种种便利。

    在省大数据管理局数据大厅里,巨幅屏幕上滚动显示的海量数据,让现场的小记者们惊叹不已。讲解员林映彤首先向小记者团的成员们介绍了海南坚持“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的理念;随后,通过演示海南省“多规合一”信息综合管理平台、海南省互联网+防灾减灾综合信息平台的多项功能,展示大数据在城市治理中发挥的作用。

    数据多跑路,群众就能少跑腿。除了在城市治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大数据还为群众生活带来了种种便利。办理学位申请、预约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健康码……一系列与生活密切相关服务都可在“海易办”平台轻松获得。听完讲解员的介绍,小记者们由衷地感叹,数字时代里的便利生活一刻也离不开大数据。

    活动中,数字海南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为小记者们讲解了“健康码”生成的原理和技术,并就“你对改进健康码功能有什么建议?”与现场小记者展开讨论。活动结束后,小记者们开心地说,今天这趟探秘之旅“干货”满满,既开拓了眼界,也学到了知识。

    2 齐心协力 制作五色饭

    6月11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更多地了解海南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海口日报小记者团前往海口898艺术村,在海南南方民族艺术学校副校长、898艺术村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项目负责人陈彩英的带领下,体验苗族同胞的五色饭制作。

    在富有苗族特色的茅草屋里,小记者们看到,柴火灶上放置着大锅,苗族同胞们正在熬煮深黑色的枫叶水。陈彩英和苗族同胞们在过滤后的汁水中加入糯米,小记者们手持铁勺,快速地搅动汁水,帮助糯米上色。随着搅动的持续,糯米逐渐上色。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合作下,红、黄、黑、绿、紫五种颜色的糯米制成了,经过约40分钟的大火蒸煮,热气腾腾的五色饭“闪亮”出锅。品尝着亲手制作的糯米饭,小记者蓝弘煦由衷地感到自豪:“五色饭颜色鲜艳,闻起来有浓郁的植物清香,糯米有嚼劲,实在是太好吃了。”

    “能够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向孩子们普及了苗族相关风俗文化,让孩子们有体验,有收获,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看着孩子们兴致勃勃的笑脸,陈彩英欣慰地说。

    3 细致耐心 打卡“纸绳艺术”

    “这个冰淇淋居然是纸绳做的?”“这个包和拖鞋也是纸绳做的吗?”……6月12日上午,怀着好奇和急于探索的心情,海口日报小记者们在市金盘实验学校视觉艺术美术坊打卡“纸绳艺术”。

    学校美术学科组长李小霞首先向小记者们展示了一系列纸绳作品,在看到广受好评的参展作品《海岛风情》时,有趣又逼真的作品让小记者们赞叹不已。

    纸绳画创作环节中,该校美术老师邓华超先为小记者们讲解了纸绳的工艺、分类和纸绳创作的步骤、方法。小记者们认真听讲,使用学到的技巧在画板上排布各色纸绳、固定线头、整理画面。制作的过程不仅考验了小记者们的配色审美、创造思维,更磨练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耐心。

    活动结束时,每一名小记者都制作出了值得称赞的作品,成就感满满。

    4 科学应对 体验火海逃生

    为增强孩子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6月12日下午,海口日报小记者团走进美兰区消防教育体验馆,在专业消防员的带领下,收获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消防安全教育课。

    活动中,消防员通过“体验式”教学向小记者们详细介绍了消防安全知识、常见消防标识、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以及各种防护装备的用途。然后通过消防安全知识答题竞赛,对小记者们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

    在沉浸式体验环节,小记者们通过VR实景灭火模拟、模拟拨打报警电话等方式,在消防员的带领下,展开了一次“火海逃生”的体验。面对“火海”中冒着浓烟的楼梯,小记者们弯着腰、左手捂着鼻子、右手扶着护栏,小心翼翼地朝楼下“逃生”。小记者们谨记消防员的嘱咐——不贪恋财物、不慌不挤。很快,大家安全有序地完成了消防逃生体验。

    此次直观、生动的消防教育体验活动,让小记者们在寓教于乐中掌握了丰富的消防安全基础知识,增强了自救能力,更深刻地体会到消防员肩上的责任和使命。

    5 眼见为实 了解奋斗岁月

    “一粒胶种,一两黄金”,中国最大的天然橡胶基地,是如何在海南建立起来的呢?端午节期间,海口日报小记者团的成员们带着疑问,走进了省农垦博物馆。

    在博物馆里,孩子们见到了镇馆之宝——一棵割痕累累的橡胶古树,这也是多名小记者第一次见到橡胶树。讲解员为小记者们生动讲述了生产基地建立的各个阶段,让孩子了解到在曾经那段艰苦的历史时间里,上万名集体转业复员的解放军官兵、大批南下干部、归国华侨、大专院校师生、科技工作者、翻身农民以及黎族苗族群众,踊跃投身农垦建设时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历程。展馆中陈列着开垦工具,展示着割胶工人在深夜中挑灯割胶的场景,让小记者们深切感受到胶工劳动的不易,应该合理利用生活中的橡胶制品,不浪费资源。

    参观结束后,小记者们化身小小讲解员,现场录制各展厅的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海南橡胶的历史发展,感恩前人的艰苦奋斗,珍惜当下的生活。 (邱笛 郑万雄 陈婉祯)

    走近“大数据”

    海口市滨海第九小学 四年级(10)班 周文睿  指导老师:张海洋

    6月11日上午,我们海口日报小记者来到了海南省大数据管理局,探秘神奇的“城市智慧大脑”,了解海南大数据发展建设情况和实际应用情况。

    在数据大厅,讲解员林映彤为大家介绍了大数据体系建设、大数据体系应用、数字化转型总体结构等相关内容,并演示了我省“多规合一”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和海南省互联网+防灾减灾综合信息平台的监测、分析等多项功能。

    在海南省“多规合一”信息综合管理平台上,我们看到了全省的规划蓝图和每一片土地的规划属性,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各市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更高效地实现土地资源管理。在海南省互联网+防灾减灾综合信息平台上,我们可以看到各市县的风雨水情、安全保障、公众服务,以及避难场所等等。工作人员告诉大家,这个综合信息平台还可以用来模拟泄洪。

    活动非常有趣,我们通过活动了解到许多有关大数据的知识和大数据的实际应用情况,感受到信息技术的魅力,这对我们青少年来说,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探寻纸绳的艺术

    海南华侨中学观澜湖学校 四年级(2)班 王恩琪 指导老师:刘宇

    6月12日下午,海口日报小记者一行来到了海口市金盘实验学校,体验纸绳的艺术。

    活动开始后,老师先为我们讲解了什么是纸绳,以及纸绳的分类、工艺等知识,并展示了椰子树、纸绳画等参加省中小学艺术展演的部分作品。

    随后,我们按照老师讲解的步骤开始自己的创作。在画板上进行起稿,再用双面胶打底,随后以按、压、盘等手法在画板上布上各色纸绳。这个过程很考验大家的耐心,创造力和配色审美,因为在纸绳画的制作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空隙较大的地方;最后一步是上白乳胶,通过胶水固定线头和整理画面。终于,一幅完整的纸绳画就诞生在我眼前。

    活动中,我们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大家都觉得,活动让我们体会到一个道理,那就是想要获得一件好的作品,必须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扬帆搏浪立潮头
   03版:要闻
   04版:自贸港·关注
   05版:民生
   06版:国内
   07版:关注全国安全生产月
   08版:国内
   09版:国际
   10版:文体
   11版:教育周刊
   12版:海南金融
体验特色文化 掌握实用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