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版:教育周刊 上一版3  
 

01版
要闻

02版
要闻

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细化防控措施 守护师生健康
动态速览
小小课程表 改出新气象
教育帮问
提升环保意识 共建绿色世界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22年9月28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双减”背景下,海口中小学课表上新
小小课程表 改出新气象

    一张小小的课程表,标注的不仅是学生的上课时间和内容,也彰显着中小学教育细微而深刻的变革。

    随着秋季学期开学,我市各义务教育学校陆续启动新课程表,除了劳动课成为一门独立课程外,各学校还根据我省印发的《关于做好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有关工作的通知》,优化了课程表内容。海南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各校要对标新课程方案和标准,聚集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减负,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

    劳动课成为独立课程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于秋季学期开始执行。其中,备受关注的劳动课被正式写进课程表,成为中小学一门独立课程。

    开学后,滨海九小美丽沙分校的学生们发现,新的课程表较原先出现了变化。该校副校长叶华荣表示,学校对课程表进行了优化调整,其中每周一节的劳动课由班主任进行课堂授课,并在课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根据《通知》,各中小学要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要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的劳动时间,小学一至二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每学年设立劳动周,劳动周与劳动课不能相互替代,小学以校内为主,小学高年级可适当安排部分校外劳动,中学兼顾校内外,以集体劳动为主,可在学年内或寒暑假安排。

    优化语文等科目内容

    与2017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相比,新课标在语文、信息科技、综合实践活动等科目上进行了优化。其中,语文科目要求在三至六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书法课;信息科技科目要求在三到八年级独立开设,每周1节;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在一至九年级开设,每周1课时;此外,班团队活动原则上每周不少于1课时。

    海南华侨中学初中部教务处主任王华清介绍,原来信息技术科目要求开设至九年级,新课标出台后,学校将信息技术科目更名为信息科技,并在三至八年级单独开设课程;此外,学校还将信息技术相关内容融入其他年级语文、道德与法治、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我们计划10月7日后启动新课表,届时将根据各年级课程的变化统一编排。”王华清说。

    此外,根据要求,我市各中小学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并列入课程计划。龙峰实验小学教导处副主任吴贞玉表示,目前该校安排了专职教师,每周在各年级均开设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同时还会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相关主题活动。

    新课表落实“双减”要求

    推进新课表落地落实,提升“双减”实效,是新学期优化和调整课程的目的。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新课程方案要求学校加强课程统筹和管理,落实作业管理制度,科学规范学生作息安排。其中,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中学一般不早于8:00。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于个别因家庭特殊情况提前到校学生,学校应提前开门、妥善安置。

    此外,学校要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午上课时间,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要探索实行午休午托。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20;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00,应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含午休)时间10小时,初中学生9小时。寄宿制学校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确保学生达到规定睡眠时间要求。

    在课后服务方面,学校要统筹课内外学习安排,有效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安排作业辅导、体育锻炼、阅读表达、艺术活动、科学探究、班团队活动、劳动与社会实践等,发展学生特长,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提高课后服务的规范化、多样化、课程化水平。             (王灵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要闻
   04版:自贸港·观察
   05版:海口+
   06版:民生
   07版:理论
   08版:专题
   09版:国内
   10版:国内
   11版:国际
   12版:教育周刊
细化防控措施 守护师生健康
动态速览
小小课程表 改出新气象
教育帮问
提升环保意识 共建绿色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