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

03版
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
 
标题导航
精准高效服务助企纾困
图片新闻
海口“菜篮子”货足价稳
今天海口降雨持续
“门前三包”见效 村民生活舒心
逐步恢复开行
海口三港恢复作业
资讯广场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22年10月21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门前三包”见效 村民生活舒心
秀英区长流镇富教村提升人居环境打造美丽乡村

    日前,走进秀英区长流镇会南村委会富教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苍翠大树和整洁村庄,树荫下不时传来村民悠闲的欢笑声。问及村庄环境,村民赞不绝口,“村庄美了,心情也越来越舒坦。”

    这是村民对乡村环境变化的真切感受,一直以来,富教村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以打造生态宜居美丽家园为导向,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形成“党员干部带头、群众参与”的氛围,让乡村更美丽宜居。

    □本报记者 陈丽园

    见习记者 王舒仪

    特约记者 陈创淼

    通讯员   魏朝煜

    加强基础设施增“颜值”

    日前,在富教村村口处,几名工人正在忙着搭建休闲凉亭;休闲文化广场上,环卫工正忙着打扫落叶;不远处,村里的保洁员驾驶着垃圾清运车,正“走街串巷”清运垃圾。“村里很干净,村民都很自觉,乱倒垃圾的现象越来越少,打扫起来也很快。这不,篮球场这里我们很快就扫完了。”村里的保洁员陈冬梅笑着说。

    一条宽敞笔直的水泥路贯通全村、路旁错落有致的小洋楼……从休闲文化广场往里走,一排排整齐的“乡间别墅”迎面而来。“游客都认为村民楼房建得非常好看,我们已习惯将这里称作‘新村’。”富教村村民小组组长张帝恩告诉记者,2009年富教村进行整村搬迁,并对“新村”的道路、绿化、排污、电缆等设施进行了统一规划。如今,全村共70户400多人全部搬迁至此。

    今年来,除了在富教村建设休闲驿站等,会南村委会还配套建设文化墙等设施,丰富村民文体生活。“我们成立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小组,明确整治重点,细化工作举措。”会南村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徐达天表示,为改善人居环境,乡村振兴工作队同村里一道划定停车位,规范车辆停放;同时,重点整治农村污水排放问题,加大村内排水设施建设,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差等问题。

    村民自觉“扮靓”自家院

    沿着村里笔直的道路前行,只见家家户户窗明洁净,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让人眼前一亮,看着很舒心,不难看出村民们的用心打理。

    家家户户门前干净整洁,这得益于富教村的“门前三包”责任制。

    “我们与每一户村民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每家每户自觉做好自家院内院外的环境卫生。这些年来,村里一直保持这样的优良传统,村民们都已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让村庄持久洁净靓丽。”张帝恩介绍,村里着力做好村内环境整治,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升村庄整体环境。

    “人居环境整治活动中,党员干部带头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营造上下联动、干群共管共建共治的人居环境整治氛围,取得一定成效。”徐达天表示,下一步将实施村民积分制管理,把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积分内容,以村民积分激活内生动力;同时,积极对接上级部门,做好村庄规划设计,进一步推动会南驿站项目落地,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不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整体提升村容村貌,为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奠定坚实基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
   03版: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
   04版: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
   05版: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机遇海口 活力海口
   06版: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机遇海口 活力海口
   07版:要闻
   08版:要闻
   09版:民生
   10版:国际
   11版:作品阳光岛
   12版:公益
精准高效服务助企纾困
图片新闻
海口“菜篮子”货足价稳
今天海口降雨持续
“门前三包”见效 村民生活舒心
逐步恢复开行
海口三港恢复作业
资讯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