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版:西海岸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要闻

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便民服务永远在路上
希望的田野经不起“打卡式”放纵
搭台助力
居家安全“微改造”托起老人幸福晚年
一题多议
乐见“教资热” 更需“从教热”
资讯广场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22年11月3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乐见“教资热” 更需“从教热”

    据媒体报道,10月29日,2022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开考。据教育部数据显示,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由2012年的17.2万人次,跃升至2021年的1144.2万人次,10年间翻了66倍。从这些数据中足以看出教师资格证的考证热度,而热度背后则折射出了教师这一职业的受欢迎程度。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以及越来越细的社会专业分工,教育也应向着多元化、高科技、高质量方向发展。当前,信息化在课堂中日益普及,对教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跨越成为教师所必经的门槛,是保障教师队伍专业性和整体素养的必要措施,这也有利于提高教师行业的社会认同感,提升教师这一职业的社会价值。

    然而,“教资热”并不等于“从教热”,但其在教师职业的资格认证上提出的明确要求,会使立志从事教育行业的人愿意花时间、花金钱来充实和完善职业所需的必要条件,去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这对于教书育人而言都是有益的。当然,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人考证并不意味着一定会从事教师行业,而是为了在就业时能多一个选择。笔者乐见“教资热”,但更期待的是“从教热”。

    要让“教资热”真正变为“从教热”,还是要在满足教师多元化需求、为教师执业创造更好的条件上下功夫,让教师能够真正实现“术业有专攻”。这就要求实实在在地为教师“减负”,千方百计保障好教师的福利待遇。于全社会而言,也要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切切实实提高教师的职业归属感、价值感。期待能从“教资热”的氛围中,真正促进“从教热”的出现,让教师作为“劳心”者享受到“君子”之位。

    □李育蒙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要闻
   04版:自贸港·观察
   05版:民生
   06版:西海岸
   07版:国内
   08版:专题
   09版:国内
   10版:国际
   11版:粤桂琼十四市报业联盟专版·梧州
   12版:教育周刊
便民服务永远在路上
希望的田野经不起“打卡式”放纵
搭台助力
居家安全“微改造”托起老人幸福晚年
一题多议
乐见“教资热” 更需“从教热”
资讯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