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版: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要闻

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春风行动进乡镇女性就业更顺畅
我市“扫黄打非·护苗”专项整治行动开展
传授防骗知识 开展治安排查
“光盘行动”成风尚 文明用餐入人心
萌娃返校记
严禁强制学生参加课后服务
HPV疫苗安全性如何
让老物件“开口” 述说文化记忆
龙塘水源厂原水管道今起迁改
房产、商铺招租公告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23年2月15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口一市民收藏黎族传统物件30余年
让老物件“开口” 述说文化记忆
羊文良正在店内整理黎族老物件收藏品。

    □本报记者 李银 文/图

    树皮衣、渡水葫芦、腰篓……2月13日下午,位于海口海秀东路亿圣和百货4楼的一家古玩店内,琳琅满目的黎族传统物件映入眼帘,让人应接不暇。店主是现年59岁的羊文良,他收藏黎族传统物件已有30多年。作为一名收藏爱好者,他的愿望是未来能够在海口开办一间个人博物馆,将收藏的珍品免费展示给市民游客,推介黎族文化。

    “这些老物件记录着黎族同胞的生活智慧,向人们展示着黎族的独特文化魅力。”谈起收藏黎族传统物件的初衷,羊文良打开了话匣子。“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便自费在全省各市县搜寻各种黎族特色老物件,这一爱好持续了30多年。”羊文良告诉记者,有一次他找到了一面心仪的“独木鼓”,一年之中先后十余次前往东方市江边乡拜访主人家,其执着和热情最终打动了对方,让他重金收购到了珍贵稀少的“独木鼓”。

    多年来,羊文良坚持利用业余时间,翻山越岭,奔波于黎族村寨“淘宝”,参与各种收藏交流会。他先后收集到了渡水葫芦、蓑衣、斗笠、龙被、黎陶、织布腰机、黎锦头巾、椰雕等几乎涵盖黎族地区生产、生活、祭祀、婚俗等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物件2000多件,部分藏品的价值非常高。从黎陶到黎锦,从狩猎工具到生活用具,从普通的黎族工艺品到价值不菲的黎族龙被……在羊文良看来,每一个老物件都烙刻着时代的印记,凝结着黎族同胞的智慧结晶,也见证着他们的生产生活文化。

    “我希望能在海口开设一间个人博物馆,让这些收藏品‘开口说话’,也让更多人了解黎族的生产、生活、祭祀、婚俗等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在羊文良眼中,这些蕴藏着独特美感的收藏品,都在以特别的形式沉默地记录着黎族历史、书写着黎族文化,他30多年所追求的,正是整合起这些老物件,让它们一同向众人讲述那些生动的过去,让它们“活”起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要闻
   04版:要闻
   05版:自贸港·观察
   06版:海口+
   07版:民生
   08版:专题
   09版:专题
   10版:国内
   11版:国际
   12版:作品阳光岛
春风行动进乡镇女性就业更顺畅
我市“扫黄打非·护苗”专项整治行动开展
传授防骗知识 开展治安排查
“光盘行动”成风尚 文明用餐入人心
萌娃返校记
严禁强制学生参加课后服务
HPV疫苗安全性如何
让老物件“开口” 述说文化记忆
龙塘水源厂原水管道今起迁改
房产、商铺招租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