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市民之声·直播/连线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要闻

03版
要闻/教育新闻
 
标题导航
“侨泰燕翅鲍”也收茶位费
油价疯涨,省油有招
近期天气潮湿
需防漏电打火
有抑郁倾向应尽早就医
“我们想看更多的书”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2年3月22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所偏远农村学校学生的心愿
“我们想看更多的书”
  思源实验学校的学生在图书室看书。(照片由学校提供)

  本报3月21日讯(记者林菲)18日,经本报牵线搭桥,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高二(7)班的同学,捐出他们心爱的书,为海南华南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志坚班的同学们建起了班级“图书馆”。这让海南陵水思源实验学校的杨老师有些“眼馋”,他拨打本报热线电话告诉记者:“我们的学生也想看更多的书。”

  学生:渴望适合自己的爱心书

  海南陵水思源实验学校坐落在陵水县椰林镇,主要接收偏远贫困地区的农村中小学生。2009年8月29日正式开学。目前学校有中小学生1447人。

  杨老师是九年级的语文老师。他告诉记者,学校有很多学生非常热爱阅读,之前学校图书室的借书规定是一次一本,一周内归还。后来校长受学生读书热情的感染,特意为学生放宽了借阅期限和数量。

  杨老师告诉记者,在椰林镇,几乎找不到书店,买书必须到县城的书店去,但这些来自群英乡、提蒙乡、英州乡等各地的农村学生也大多没有多余的资金购书,所以学校里的图书室就是学生读书的最好去处。可是,由于资金不足,学校图书室的书更新、添置得越来越少,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

  市民:好书送给需要的学生

  看到本报19日报道的《志坚班里有了“图书馆”》后,市民余先生兴冲冲地提着《世界五千年》、《荷马史诗》、《唐诗宋词》等17本书来到报社。他说,自己没来得及参加18日给志坚班学生建“图书馆”的活动,非常遗憾。但是他希望报社还可以继续举办这样的活动,把这些代表他心意的书送给需要的学生们。

  杨老师说,现在学校正在开展双语教学,但在他们学校图书室里,关于英语类的书籍却少得可怜,如果能多一些如字典、双语读物等英语类的书籍,学生们一定会更高兴。

  如果您的一些好书已经蒙尘,何不趁这个机会让它们重现光彩?一本书虽轻,却凝聚着对农村学生深厚的爱。如果您想捐书,请拨打本报热线电话66812555,您也可直接将爱心书送至南沙路69号海口晚报社。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晚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要闻/教育新闻
   04版:市民之声·直播/连线
   05版:都市新闻
   06版:国内新闻
   07版:国内新闻·聚焦/综合
   08版:体育新闻
   09版:今日热读
   10版:经济新闻
   11版:文娱新闻·综合/视点
   12版:汽车周刊·资讯
   13版:汽车周刊·资讯
   14版:汽车周刊·动态
   15版:汽车周刊·资讯
   16版:汽车周刊
“侨泰燕翅鲍”也收茶位费
油价疯涨,省油有招
近期天气潮湿
需防漏电打火
有抑郁倾向应尽早就医
“我们想看更多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