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版:经济动态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万众一心重建家园

03版
万众一心重建家园
 
标题导航
百姓消费有何新象?
车企“出汗”还是“出血”?
黄金“投资”切忌“投机”
银行理财遭遇“紧箍咒”
A股迎来
走强契机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4年7月28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姓消费有何新象?
购房消费者冷眼观望情绪浓厚。本报记者 石中华 摄

  上半年

  上半年,你都买了啥?面对“不温不火”的楼市、“热得发烫”的车市,你是在观望还是已经“下手”?翻看政府部门公布的各种“半年报”,这些被称为“消费观象台”的账本透露出哪些新动向,有些“星象”是不是超乎你想象?

  房地产“打喷嚏”

  消费就“感冒”?

  房子在老百姓开支中占有绝对权重。从房地产业半年报来看,尽管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依然存在,但总体看房地产市场的成交疲弱,购房消费者冷眼观望情绪浓厚。

  江苏统计局发布的消费者信心指数(CCI)中,今年二季度,城镇居民想买的大件商品中,住房从第三位退至第四位。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综合近三个季度的调查结果显示,购房意愿下降的消费者逐渐增多,75.2%的居民认为当前购房时机“不好”。

  受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上半年与居住相关的消费增长存在不确定性,对家具、建筑等消费增长形成制约。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1-5月,全国限额以上单位中家电、家具、建材销售分别增长7.3%、14.7%和14.2%,比上年同期分别回落10.2、7.3和4.5个百分点。

  但也有专家指出,房地产市场作为消费领域的龙头市场,价格下跌,必然会影响当期消费与关联消费,但也让部分消费者空出闲钱进行其他可选消费,比如外出旅行、文化娱乐。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相同的结论,“房价下跌有利于消费增长。”

  恐慌式消费都是非理性?

  与偏冷的楼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半年车市。“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热’。”江苏省汽车经销商商会常务副会长徐悦说,今年4月份杭州出台汽车限牌政策对其周边省市居民购车热情产生了一定的刺激作用,不少年内有意购车的市民纷纷把购车计划提前了。

  “车市的热并不完全是非理性的。”徐悦说,随着生活水平和家庭购买力的提升,以及买车观念改变,汽车逐渐成为日常生活必需品。这种需求推动汽车市场到了该热的时候。

  同样造成“恐慌式消费”的还有各种“傍霾”产品:空气净化器、PM2.5防护口罩、克霾绿植等。苏宁电器提供的数据显示,雾霾期间,空气净化类产品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680%。五星电器方面也表示,上半年,空气净化器销售同比增长约5倍,净水器更是增长约10倍。根据商务部数据,今年1-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2.2倍,空气净化器销售增长接近一倍。

  线上线下消费主力都是“年轻人”?

  公开数据显示,前5个月,全国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达到1435亿元,同比增长53.2%,增速比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总额高43.1个百分点,信息消费继续呈现强势增长。

  “与信息消费相关联的网络游戏、手机视频、电子小说等越来越成为居民必不可少的消费内容。”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说,这个消费群体以20-29岁年轻人居多。

  “与线上一样,线下消费主力军也是年轻人。”南京新百商场招商经理苏杰说,他们去年开始新发展的商场VIP客户,29岁以下占60%,39岁以下占80%。随着新生代消费人群的加入,推动商场半年销售上涨。此外,徐悦也表示,“90后”消费者正在成为汽车消费的主力军,这些年轻人的首款车一般会选择8万元至10万元档,例如本田飞度、丰田威驰等品牌。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或是O2O(线上到线下),其本质都是需求管理,有调查显示,消费的主力军永远是20岁到40岁人群。

  纵览上半年,消费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的绝对主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前6个月,消费跑赢投资、甩开出口,在“三驾马车”中“一马当先”成为主导,对GDP贡献率达到54.4%。但专家指出,这与发达国家或是其他兄弟“金砖国家”60%至70%的消费水平比,仍然偏低。

  (据新华网)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晚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万众一心重建家园
   03版:万众一心重建家园
   04版:万众一心重建家园
   05版:万众一心重建家园
   06版:万众一心重建家园
   07版:都市
   09版:今日热读
   10版:经济动态
   11版:国内新闻
   12版:国际新闻
   15版:体育新闻
   16版:文娱新闻
百姓消费有何新象?
车企“出汗”还是“出血”?
黄金“投资”切忌“投机”
银行理财遭遇“紧箍咒”
A股迎来
走强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