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要闻

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海南省第七次党代会 报告辅导读本》出版发行
建言献策助推百日大研讨大行动活动
海口职工“双创” 大讲堂开讲
龙华区党员干部观看 《将改革进行到底》
心中有党旗 服务零距离
深入甲子镇开展扶贫
海口约谈三家 共享单车企业
帮扶“走心”干实事 贫困乡村换新颜
海口市慈善总会 具备公开募捐资格
新华社关注海口美丽乡村建设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7年7月19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帮扶“走心”干实事 贫困乡村换新颜
——记驻村挂职担任第一书记的青年编辑王益友
王益友(左)在查看试种的山兰稻。

    蓝天丽日、闲云悠悠,根须盘虬交错的百年榕树处,10多名村民或坐石桌石墩处论事聊天,或躺卧网床上休憩小寐;几个不知疲倦的孩童,在几米开外健身场满心欢喜地玩耍·······

    7月中旬的一天,海南屯昌县南吕镇郭石村呈现出这样一幅美丽动人的场景。让人料想不到的是,半年前,这处大榕树间还拴养着多头水牛,粪臭浓烈,垃圾遍布。“海南出版社派驻我们村挂职担任第一书记的王益友,帮助我们改变了村里的面貌。”30多岁的村妇陈丽,解释村里发生巨大变化的原由。

    提到对王益友的看法时,陈丽连连用了几个“好”字来表达真情实感。她说:王书记给村子孩子买课本、书包,经常帮助、慰问老人,照顾、帮扶残疾人,他还不怕脏不怕累,亲自动手捡拾村子里脏臭的垃圾等。

    □本报记者李云川 周琪 文/图

    真抓实干感动村民

    陈丽的说法与众村民不谋而合。村民们说,王益友挂职驻村后,挨家逐户了解情况,耐心细致地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动员大家把大榕树下的牛圈迁走,把垃圾清理掉,又想法为村里建起了文化休闲活动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以前这些东西我们只在电视里看到过,没想到村子里也能像城里人一样,用这些东西锻炼身体。”村民们喜滋滋地说。

    60岁的陈瑞凯说,王益友来村委会挂职之初,大家认为他一个书生,不相信他会干实事。后来看到王益友真心实意为村民做那么多好事、实事,帮助村里解决了实际问题,这才改变了大家对他的看法。

    王益友说,他刚到村里时,村民确实对他不冷不热,明显感觉缺乏信任,他承受着压力和不解,默默做事,最终赢得了村民的信任。

    提起王益友为村里做的好事,陈瑞凯滔滔不绝:为郑圣树、卢业进、林志兰等残疾村民购置电动轮椅车;带耳聋的陈家核到医院检查并配了助听器;60岁老太太黄才花的丈夫和儿子打架入狱,她一人带着两年幼孙子,外出种地时只好把两孙子关锁屋子里,王益友看到后忍不住流泪,马上掏出身上的1200多元给了黄才花,又经常看望黄才花,为他们家送大米、食油、被子等……

    村委联名手书感谢信

    郭石村委会成员联名手书了一封长达13页的感谢信,表达对海南出版社和王益友的感激之情。信中说,海南出版社派王益友挂职担任村委会第一书记之初,他们认为派个文弱书生下来不过是走形式,对此颇有看法。王益友在村里大榕树处打扫卫生,村民讥讽他是“卫生书记”。哪知王益友微微一笑,不断用行动来为村里做实事,现在村民已养成自觉打扫卫生的良好习惯。

    感谢信中列举了王益友联系海南出版社为郭石小学和学生捐赠书柜、图书,书包、文具、太阳帽等,出资为建设文化休闲活动广场,安装健身器材,为高龄老人、困难群众捐赠暖心物资,进村举办第九届“点燃阅读星火,共建书香海南”系列活动,开导辍学孤儿卢传标重返校园,拟定《郭石村委会村民公约》等事例。“村里环境美了,面貌新了,人心暖了。”感谢信中这样写道。

    抓党建促进乡村建设

    戴着一副近视眼镜,身体孱弱的王益友,每天骑着电动车奔波在崎岖村道上走家串户。王益友说:开展扶贫工作,出版社和他没有雄厚资金和大的投资项目,但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可以凭借一己之长,向村民们传播文明、传播文化。他到郭石村先抓党建工作,将“两委”每周例会常态化,创建了郭石村党政微信平台,把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集中在微信群里,通过上党课,开展“两学一做”、缅怀先烈、重温入党誓言等活动,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密切村干部与村民之间的联系。

    王益友是海南出版社的一名青年编辑,从他去年9月被派驻下村挂职,就将村委会会议室设置为“小课堂”,每周二到周四晚上为孩子们义务上课。海南出版社也特意邀请省里教学专家,4次进村上示范课,屯昌县城和其他学校的老师纷纷赶去听课,影响非凡。

    王益友说,出版社的领导、同仁对郭石村的扶贫工作非常重视,半年多时间,20多次进村开展帮扶工作,出资建设文化休闲活动广场、修复路灯和从海口请医学专家为村民看病等。“海南出版社集体的帮扶力量,才使我能赢得村民的信任和认可。”

    目前王益友正在缺少雨水、靠天吃饭的郭石村试种山兰稻,他想通过各种努力为村民寻找到增收途径。相信通过不懈努力,脱贫致富的梦想定将在这个偏远乡村变成现实。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要闻
   04版:双创新闻
   05版:双创新闻
   06版:“双创”两周年 海口新蝶变
   07版:社会
   08版:深度
   09版:国内新闻
   10版:国内
   11版:国内
   12版:国际
   13版:经济
   14版:文娱/体育
   15版:教育
   16版:教育周刊
《海南省第七次党代会 报告辅导读本》出版发行
建言献策助推百日大研讨大行动活动
海口职工“双创” 大讲堂开讲
龙华区党员干部观看 《将改革进行到底》
心中有党旗 服务零距离
深入甲子镇开展扶贫
海口约谈三家 共享单车企业
帮扶“走心”干实事 贫困乡村换新颜
海口市慈善总会 具备公开募捐资格
新华社关注海口美丽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