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要 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 闻

02版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03版
要 闻
 
标题导航
海口“共享农庄”助推全域旅游
琼山举办“五四” 知识竞答大赛
海口国地税联合开展 税企交互体验活动
海南椰级乡村旅游点增至59个
百余名专家学者论剑传统村落保护
激励广大青年共同托起“中国梦”
提高乡村教师待遇 事关国家未来
把锻炼当任务 能否保障大学生健康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8年5月4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锻炼当任务 能否保障大学生健康

    “微信步数每天过万”成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生这学期的难题。这源于广外为鼓励学生课外锻炼提出的新要求:每天锻炼步数达10000步(微信运动)以上,或当天在装有蓝牙发射器的体育场馆锻炼不少于40分钟;每周锻炼需达标五次,至少有一次在体育场馆练习专项内容不少于40分钟。未完成者扣除体育成绩的10%。           (5月3日《新京报》)

    每天运动万步是个“小目标”

    对于每天锻炼步数达到一万步的要求,不少广外的学生觉得有点难,对学校的锻炼规定落实效果不持乐观态度,有些学生还采取了刷步数作弊的做法消极应对。实际上,结合大学生的生活学习规律来评判,每天运动万步只是一个“小目标”,不难完成。大学生们大可不必谈“步”色变,叫苦连连,弄虚作假。

    大学生每天在宿舍、教室、食堂之间固定往返多次,有时候还要去趟图书馆,或者找个同学、取个快递、外卖等,杂七杂八的步数加起来就不少了。广外在推行锻炼新规前,就曾对30名学生一个月的微信运动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发现学生平均步数已经达到了每天8300步左右。有的学生表示,如果课较多,在教学区来回几次就能达到一万步。显然,大多数学生的平时运动步数距离学校的运动目标要求已经没有太大的距离,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顺便”就完成了“作业”,即便一部分学生还剩下一点“尾巴”,再刻意走个两三千步,也就是一二十分钟的事,费不了多少时间和力气。

    大学生的体质连年下降是不争的事实。2017年《中国学生体质监测发展历程》显示,我国大学生体质依然呈下降趋势,只是下降速度趋缓。与此同时,肥胖率持续上升,每5年提高2%到3%。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不过硬甚至不达标,就难以承担重任。

    青少年强则国强,锻炼大学生的体魄是个人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要求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落到实处,高等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目前,很多大学都祭出“大招”,或者设定门槛、目标,激励学生锻炼。广外要求学生日走万步,既是贯彻国家要求,也顺应了教育的趋势,对学生的成长大有裨益。走路是最简单的运动,无需场地和设施,也无须专项技能,人人可走、随时可走、随地可走。走路是风靡世界的运动,不仅可以减肥、强身健体,还可愉悦身心,释放压力。况且,日走万步还可由其它选项代替。对于日走万步的锻炼课,大学生们应该给与理解和支持,应该积极参与。当然,如果学校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锻炼选择,能够引导学生自主锻炼,能够配套更科学合理的督导考核措施,就能起到更好的体育教育效果。

    □李英锋

    锻炼任务走不出健康之路

    高校注重学生身体素质,要求学生注重锻炼,无可厚非,但是也应该注重个体差异,科学设计。每天微信运动一万步,这种规定不仅缺乏科学性,也缺乏执行力。

    首先,“微信步数每天过万”缺乏科学性。每天步行1万步,这种要求,对一些人来说,也许不是难事,但是对一些体质较差的学生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可是这种规定却没有注意到这些差异,而是一味地要求每个学生完成1万步的运动任务,这就让人对这种要求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产生质疑,因此,对于运动任务,还是应该进行认真调查和测试,每日1万步的锻炼任务需要多长时间,是否符合大多数的承受力,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问题,这就需要进行详细的调研和测试,比如,可以就这一任务的合理性向学生征求意见,并通过模拟演练,根据模拟制定出符合现实的要求。

    再者,“微信步数每天过万”缺乏执行力。对于这一要求,学校并没有严格的监督和管理措施,没有监管就很容易出现投机取巧的现象。比如,一些学生把手机绑腿上,通过抖腿来完成任务,还有学生购买摇步器刷步数,甚至微信步数排行榜出现了七八万步的“选手”,这已经背离了锻炼的初衷,甚至成为了一种数字游戏,这些都是缺乏监督的体现。因此,仅仅有锻炼任务还不够,如何确保任务落实,如何达到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健康的效果,才是需要考虑的问题,这就需要科学设计,合理规定。另一方面,应该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学生锻炼质量和效果的监督检查,提升学生的锻炼意识和健康素养,引导学生认认真真,实事求是地完成任务,注重诚信教育,对投机取巧的行为进行惩罚,如此才能确保锻炼效果。

    每天步行1万步,这种规定的出发点毋庸置疑,也是对学生健康的负责,是教育积极的体现,但是这种规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也值得质疑,不是一条健康的道路,因此,还是应该本着尊重个体差异,科学合理设计、加强监督检查,这样才是健康的健身姿态。

    □刘剑飞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 闻
   02版: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03版:要 闻
   04版:城市更新
   05版: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海口巡礼
   06版: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海口巡礼
   07版:国 内
   08版:国内/国际
   09版:社 会
   10版:经 济
   11版:副 刊
   12版:体育/文娱
海口“共享农庄”助推全域旅游
琼山举办“五四” 知识竞答大赛
海口国地税联合开展 税企交互体验活动
海南椰级乡村旅游点增至59个
百余名专家学者论剑传统村落保护
激励广大青年共同托起“中国梦”
提高乡村教师待遇 事关国家未来
把锻炼当任务 能否保障大学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