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版:要闻·关注海口“最美”教师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要闻

03版
阳光税务
 
标题导航
把教育当作一生的课题
坚持自己内心那份欢喜
甘做乡村小学“万金油”
“贼心”关不住 四次进铁窗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8年9月13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美教师”龙敏——
把教育当作一生的课题
“最美教师”——龙敏。(受访者供图)

    1988年参加完高考,20岁出头的龙敏并不认为自己将来会成为一名教师,但命运误打误撞地让她考上了湖南师范大学,从此打开了她走向教学之路的大门。

    “湘妹子”龙敏1996年随着爱人来到海南,便一直扎根在琼山华侨中学。多年来,她以精益、敬业、专注的工匠精神致力于教育事业,创下了连续多个学期学生评教优秀率100%的好成绩。在今年的教师节表彰大会上,龙敏获评全市“最美教师”的称号。

    □本报记者 刘晓惠

    专注课研

    教学质量保持高水准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生语文读写能力提升的实践研究》《高中语文学生作文语言表达及思辨能力提升的实践研究》《高中生作文逻辑思维能力提升的实践研究》……这一个个课题是龙敏和她的团队成员近年来的心血。

    开展课题研究,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一个课题从雏形孕育到完整呈现,需要花费一两年的功夫。对于有着27年教龄的龙敏来说,“海南省中学语文十佳教学能手”“海南省学科带头人”“海口市优秀教师”等头衔已是她教学之路的辉煌见证,临近退休的年纪,本可以过得轻松些,但她却坚持开展课题研究。

    龙敏说,在和团队里的年轻教师研究课题时,自己也能从他们的身上学到许多新理念。“对教育保持高水准,对自己保持高要求”,一直是龙敏从教以来不变的信念。

    在龙敏参赛的课题中,有不少课题都获得了省级奖项,甚至是国家级奖项。面对这些荣誉和成就,龙敏谦虚地表示,“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给了我很多帮助,课题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好的氛围才能出好的成绩。希望我的一些小举动,能对学校、对青年教师有帮助,那我就知足了。”

    铭记师恩

    传承教育火炬

    谈起来到海南这20余年的教学路,龙敏对恩师陈永凤心怀感激,“他是海口市教育培训研究院的高中语文教研员,这么多年来,给了我许多帮助和鼓励,我才能在今天小有成就。”龙敏说。

    回忆起在海口第一次参加课程大赛时的情景,龙敏颇有感触,“当时台下的评委我一个也不认识,我又是一个新人,心里非常紧张。在上台前,陈永凤老师打电话为我鼓劲,这才让我斗胆走向参赛的讲台。”

    在这一次的课程大赛上获奖后,龙敏的自信心大有提升,在陈永凤的指导下,她参与的赛事也日渐增多,不断地证明着自己的实力。龙敏表示,“陈永凤老师对教学教研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让人敬佩。我希望自己能传承下他身上的优点,接下这把教育的火炬。”

    在班级里,学生们总爱把龙敏唤做“龙姐姐”,这位温柔善良又和蔼可亲的老师是许多学生眼里的大朋友。

    “研究了这么多课题,其实我的主题都是教育,教育就是我一生的课题。”龙敏说,感谢当年的自己误打误撞走上了从教的道路,二十余年如一日,是付出,更是收获。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阳光税务
   04版: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05版:粤桂琼十一市报业联盟专版·海口
   06版:要闻·关注海口“最美”教师
   07版:城市更新
   08版:国际
   09版:国际
   10版:国内
   11版:社会/经济
   12版:体育/文娱
把教育当作一生的课题
坚持自己内心那份欢喜
甘做乡村小学“万金油”
“贼心”关不住 四次进铁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