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版:要闻·关注海口“最美”教师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要闻

03版
阳光税务
 
标题导航
把教育当作一生的课题
坚持自己内心那份欢喜
甘做乡村小学“万金油”
“贼心”关不住 四次进铁窗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8年9月13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美乡村教师”林声吉——
甘做乡村小学“万金油”
“最美乡村教师”——林声吉。(受访者供图)

    今年教师节前夕,海口市灵山镇东营小学的教师林声吉格外繁忙,一边要给六年级毕业班授课,一边参与全市“最美教师”的颁奖和采访。这位“80后”教师走上教坛仅15年,已经略显沧桑,风华正茂的年纪头顶已冒出了几缕银丝。但是每当提到学生,他的眼神总是充满了光亮。

    □本报记者 刘晓惠

    多重身份自由“切换”

    2003年,从师范院校毕业的林声吉如愿以偿地走上了教师的岗位,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就是林声吉当时的梦想。“我从小在农村长大,一路上对我帮助最大的就是老师,他们让我拥有了知识、脱离了贫困,我上初中时就励志长大后要像那些教过我的老师一样,反哺农村教育。”林声吉说。

    林声吉是体育专业出身,刚进校时担任的是体育老师的工作,没过两年,林声吉发现只教体育太局限,再加上学校师资力量不足,于是林声吉开始把自己磨炼成教学的“万金油”,承担起各个学科的教学责任。

    数学课上,他运用直观教学法,让学生们利用各种随手可得的实物观察空间的变化;语文课上,他认真钻研课标,优化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诗词歌赋的海洋里畅游;在体育课上,他变身“孩子王”,带领这群乡村娃们活力健身、快乐游戏;在科学课上,他动手做起各种教具,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究自然的兴趣……

    多年下来,“万金油”林声吉已经能在各个不同的学科间自由转换身份。“刚开始还有点不能接受,上一堂课还在数学课的状态,10分钟后又变成语文老师的思维。但是现在我已经可以在各种‘频道’来回切换了。”林声吉笑着说。

    坚守信念

    始终不变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乡镇扶贫力度的加大,农村人口外流现象逐渐减少。但是在农村,父母白天忙于干活,对孩子的家庭管教还是缺少,导致不少学生对学习难以提起兴趣。

    为了让沉闷的课堂“活”起来,在数学课上,林声吉创新性地让学生们离开课桌上课。在一堂学习“平移和旋转”的课上,班级里的孩子们在空旷的教室里围成圈,热烈地讨论着教学的内容,孩子们一边摆弄手里的物件,一边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概念,林声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并点燃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转眼间,林声吉站在讲台上已有15个年头,“现在学校盖起了新的教学楼,教室有了多媒体,孩子们坐在宽敞的教室里学习知识比以前幸福多了。”林声吉感慨道,“随着学校的软件硬件设施越来越好,除了学生的回流,我还希望能有更多的教师扎根农村教育。”

    谈起以后的生活,林声吉说,自己依然选择在此坚守,“东营镇的孩子们需要我,把农村孩子培育好,这就是我始终不变的信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阳光税务
   04版: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05版:粤桂琼十一市报业联盟专版·海口
   06版:要闻·关注海口“最美”教师
   07版:城市更新
   08版:国际
   09版:国际
   10版:国内
   11版:社会/经济
   12版:体育/文娱
把教育当作一生的课题
坚持自己内心那份欢喜
甘做乡村小学“万金油”
“贼心”关不住 四次进铁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