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版:副刊·阳光岛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03版
自贸港·关注
 
标题导航
黄门村里的黄桷树
旧桥的故事
思念成河(外二首)
理发
微醺
蟋蟀秋梦
昌道村的水井·水池·水塔
秋天正在卸妆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21年10月18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理发

        □ 史越

    爹瘦得脱了相,一动不动躺床上,炉子里火苗蹿得老高,可能是太热了,爹把胳膊伸出来,脚也露出来。“给我倒碗水。”爹冲着倚靠在沙发上的我,喊了一句。

    我准备下地,娘箭一样射进来,手里端个碗。“她爹,喝吧,不凉也不烧,搁了点你好喝的橘子粉。”

    娘没日没夜地照顾爹,我们害怕她累趴下,让娘睡到东里间,跟爹这屋隔着两间外间,没想到爹刚说喝水,娘就把水送过来了。

    爹喝了几口说,天亮了叫书明去找迎春,给我推推头。爹卧床不起几个月,头发长得不像样了。

    爹的头发又黑又硬,发量还多。听奶奶说,爹早先留过长头发,后来当兵了,就一直是小平头,头发稍微长一点,浑身不得劲。

    娘说,快过年了,理发那儿每天都排很长的队,要不我给你绞绞吧?

    爹说,平常就叫你绞了,这一回不行,我还要刮脸,把自己拾掇得干干净净。

    村里有两个理发的,一个叫福来,一个叫迎春。福来两口子几年前在省城美发学校,学习了一年,回来在村口开了一个美发厅,店门口有一块醒目的招牌——美丽车间。福来剪头烫头染发,三里五村的年轻人,放着县城不去,都喜欢跑到这里来。让福来弄头发,要价并不便宜,但没有谁跟他讨价还价,为什么呢?老百姓的意识里,吃的穿的能讲价,自己的头,人家说多少就多少,还价了就是“贱头”,现在的年轻人为了美,啥都舍得,谁也不愿意落这样一个“贱名”。

    迎春四十多了,也没娶上媳妇,跟他老娘相依为命。一般都是在他家里给人剃头刮脸绞头,遇到行动不便的,也上门服务,随叫随到。

    当地习俗,小孩儿满月要剃满月头,但是小孩儿爱哭闹,稍有不慎就会弄破头皮。还有就是久病不起的人,临死前都要理理发,因为害怕小孩儿哭闹和重病号不吉利,做这两样活的往往是迎春,福来从来不接这两样活儿。

    功夫不大,弟弟一个人回来了。说是叫了半天门没人应声,迎春的邻居说,年底了要理发的人多,迎春昨晚睡觉迟了。

    爹说,你再去叫,迎春睡觉迟了,他娘该听到啊,咋可能不应声呢?

    弟弟说,我吃了饭马上去。

    爹不愿意了,声音高得近乎吵架,你吃饭就恁当紧,赶紧去,使劲儿叫,多叫几声,不把迎春叫来别给我回来。爹是个大嗓门,有了病以后,再没有大声说过话,今天是真着急了。

    半个小时过去,弟弟回来了,身后跟着福来。

    爹问,迎春呢?

    弟弟说,迎春和他娘都中煤气了,在诊所吸氧输液呢。

    爹看看福来,没吭声。

    福来笑了笑,说:叔,我是不给病人理发,但是从你这里破例了,我不仅给病人理发,还一律不收钱。你知道吗?叔,要不是书明哥翻墙过去,迎春娘俩早没命了。

    爹听了,咧着嘴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03版:自贸港·关注
   04版:要闻
   05版:民生
   06版:时评
   07版:国内
   08版:国内
   09版:国际
   10版:副刊·阳光岛
   11版:文体
   12版: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黄门村里的黄桷树
旧桥的故事
思念成河(外二首)
理发
微醺
蟋蟀秋梦
昌道村的水井·水池·水塔
秋天正在卸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