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版:理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要闻

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奋力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浅谈教师能力提升建设
推动产教融合改革 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注疫情环境下 小学生德育教育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22年9月28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动产教融合改革 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张小莹

    2022年8月19日-20日在天津召开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是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海南职业院校坚持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基本原则,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职业院校提质培优,增强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和创造创新创业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能力,形成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格局。

    共建“以产业为要”的产业学院。为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现代产业学院应运而生。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与北京博导前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共建了数字商旅双创产业学院。该产业学院立足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校企共建协同育人机制,联合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集人才培育、产业服务、科学研究、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社会培训等功能于一体,实现校企双方互补、互利、互动、共赢。海南省交通物流协会联合20多家省内大型国有企业发起成立了海南职业技术学院供应链学院。该产业学院以供应链运营为特色,以物流、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交通运输运营为重点,涵盖物流工程、航空物流、冷链物流,供应链采购、供应链仓储、供应链金融,港口与航运管理、集装箱运输管理、交通运输工程9个专业方向,构成紧密衔接海南自贸港现代产业体系的现代供应链管理专业群,探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造海南自贸港物流产业发展人才“池”。

    共建“双导师制”教学团队。职业院校不断探索破解专业教师下企难和企业工程师聘请难的两难问题,积极主动与企业沟通,共建“双导师制”教学团队,形成互聘共培、优势互补的长效育人机制。海南科技职业大学艺术设计专业成立了企业运行模式的产教融合工作室,学校和企业合二为一,专职教师与企业导师合二为一,学生与学徒合二为一,导入真实的项目进行实践教学和项目研发,学生在工作室按照项目设计流程顶岗实习。海口旅游职业学校制定了“3+7”师资培养路径,遵循教师—骨干教师—名师的“三阶”培养规律,通过培训制、导学制、项目制、比赛制、课题制、教改制和顶岗制等7个培养制度培养师资。学校引进世界烘焙大师落户海南,建立全省中职第一家世界烘焙大师曹继桐工作室。

    共建“三阶”课程体系。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课程体系建设是关键,要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基于工作岗位、工作过程、行动领域、学习领域、新技术开发领域、证书领域、竞赛领域、双创领域搭建课程框架,根据知识、素养、技能三维能力的递进,突出职业本科人才培养特色,重构三阶(基础阶段、提升阶段、特色阶段)课程体系,阶梯培养高素质、高层次、高适用的技术技能人才。学校邀请行业企业全面参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推进产教融合,促进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的有效衔接,实现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

    共建“进阶式”课程。校企合作设置特色项目教学课程,企业导师带企业真实项目和企业文化进学校、进课堂、进实训室;学校教师带课程、带技术、带方法到企业,校企共建课程,实现良性互动。海南科技职业大学的信息工程学院与海口中天电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基于AI岗位需求,校企协同开设《RPA+AI开发与设计》课程。该课程以项目式教学和技能训练为主,通过融合企业真实开发的项目案例,结合对标岗位的典型工作过程,将教学内容分解重构成进阶式、层次化项目,让学生在个性化教学模式下掌握课程必备技能知识的同时,也切实在真实企业ICT生态下锻炼和培养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让学习过程成为工作过程,有利于学生更快进入工作状态和适应工作岗位,达到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预期效果。海南农业学校将课堂“搬到”乡村。海南农校结合施茶村经济结构,充分利用自身的师资、专业、课程等方面的优势,设置与之相应的专业课程,开展相关的技术研究。根据施茶村石斛、无核荔枝规模化特色种植,安排学校种植专业教师理论教学与农科院专家团队、一线技术人员实践教学相结合,并主动与当地农村合作社、相关企业等机构合作,实现教学、科研、生产、管理、经营、服务一体化,实现石斛、荔枝绿色种植、可持续发展。

    共建“项目导向”实训基地。职业学校与企业、政府合作基于项目共建实训基地,不仅可全面提升学校的整体科研水平,也将提高学校的科研服务社会能力。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与澄迈县审计局共建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积极探索政校合作背景下审计人才精准培养的具体路径,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推进审计教育和审计工作双融合双促进。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与中石化海南炼化有限公司、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设计建设了炼油仿真工艺实训室,学生通过仿真实训,提前熟悉当前国内石化企业所采用的集散控制系统,对常减压蒸馏过程进行模拟操作和控制,促进产教融合,提升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和岗位适应能力。海南科技职业大学的海事学院积极利用优势学科、行业企业资源和培训能力,与粤海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合作进行海口湾智能化海上交通服务应用软件的研究与开发,项目开发海口湾港口、航道和码头的仿真视景,并取得了海口湾港口模拟仿真软件著作权。

    职业教育最大的特征就是对人才技术技能的培养,而技术技能需要依靠企业支撑。海南的职业学校结合自身发展,不断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发展需求侧在结构、质量等要素上的全方位融合,奋力打造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开放发展新标杆,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职业教育贡献更多“海南印记”“海南方案”。

    (作者单位:海南科技职业大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要闻
   04版:自贸港·观察
   05版:海口+
   06版:民生
   07版:理论
   08版:专题
   09版:国内
   10版:国内
   11版:国际
   12版:教育周刊
奋力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浅谈教师能力提升建设
推动产教融合改革 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注疫情环境下 小学生德育教育